Matter三部曲之二,从Zigbee3.0的失败,看Matter的进步

本文约1500字,读完预计3分钟


上一期,Matter三部曲的第一篇,对Matter做了科普。同时,介绍了OSI网络模型,这些都是进一步理解Matter互联互通逻辑的基础。

欢迎大家回顾:Matter三部曲之一,一文读懂Matter协议

随着Matter标准发布日不断临近,又不断延期,从最初的20年末发布,延期到21年8月,再延期到今年的22年秋天。

我心中的顾虑逐渐提升,Matter真正能实现互联互通的梦想吗?

掀开巨头牵手联谊的喧哗,回归到协议的技术本质,我们从Zigbee3.0的失败看Matter的进步。

我将从“互联互通理论基础”、“Zigbee3.0的失败”、“Matter的进步”三个方面展开,和大家讲讲我的思考。



 1 

互联互通理论基础

协议互联互通的基础是,OSI网络模型的技术设计符合协议规范,同时认证背书,以达到设备之间的可操作性、可靠性、稳定性。

* 应用层:规范统一,通过协议一致性测试。

* 网络层&传输层:入网设备的合法性。

* 底层:传输性能符合规范,芯片通过认证背书。

无论Zigbee、还是Matter,对于应用层、底层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认证要求,区别主要在于网络层&传输层机制。





 2 

Zigbee3.0的失败


从16年Zigbee3.0发布到现在,互联互通梦想渐行渐远,一个个独立的生态圈壁垒日益强壮。

购买Zigbee设备的用户总在担心,自己新买的Zigbee设备,能否与家中Zigbee网关互联,即使品牌商都宣传支持Zigbee3.0标准。

以Zigbee认证产品-飞利浦灯泡为例,它可以和自家的飞利浦网关互联,也可以和已认证的亚马逊音箱互联,也可以和某未获得认证的网关互联,但却无法连接到已认证的另一品牌网关。

Matter三部曲之二,从Zigbee3.0的失败,看Matter的进步

现在来看,Zigbee3.0最大的败笔是,将入网许可开放给了品牌商。

从互联互通理论基础上看,是网络层&传输层机制出现了问题。

在Zigbee3.0中,存在三种设备类型:

1.协调器,典型设备为网关,它是负责创建网络,并允许设备加入网络。

2.路由设备,典型设备为灯&插座等常供电设备,它是具有路由消息能力的网络节点。

3.终端设备,典型设备为门磁、PIR等低功耗设备,它是一个网络的终端节点,不具备路由消息能力。

协调器的存在,确定了Zigbee最大的亮点-自组网,也因此有了业内体验极好的“多设备一键入网”功能。

但也因为协调器的存在,导致了入网许可的私有化,它可以拒绝非自有生态的设备的入网,最终产生了品牌壁垒。





 3 

Matter的进步


Matter则汲取了Zigbee的失败经验,将鉴权和分配地址标准化,以确保Matter设备的入网许可的公开化。

1.将鉴权中心放在Matter专用分布式数据服务器DCL,请求入网的Matter设备需要通过DCL进行鉴权。

2.鉴权成功后,允许设备加入到本地局域网,并由路由器分配标准的IPv6地址。

3.加入到本地局域网的设备,可以互联互通,进行控制。

Matter三部曲之二,从Zigbee3.0的失败,看Matter的进步


Matter不是自组网的机制,是采用了加入本地局域网的机制,这样就做到了入网许可的公开。

但也因为这个原因,Matter设备无法支持多设备一键入网。

总结:

Zigbee,自组网协议,支持多设备一键入网,允许存在品牌壁垒。

Matter,IPv6网络协议,不支持多设备一键入网,不允许存在品牌壁垒。




最后的话


我对Matter趋势判断:

1.Matter将打通居家场景的互联互通,但对于一些酒店、地产等B端场景,多设备一键入网还是刚需功能。所以,Zigbee的品牌壁垒依然存在,而网关桥接成Matter子设备将成为网关的标配。

2.Matter本质是一个局域网协议,局域网内的场景联动、数据分析决定了强大的中枢设备的存在,而网关天然是个中枢,未来网关将承担更多的AI能力。

Matter代,生态圈的竞争将从“云”的竞争,转移到“边”的竞争,而这主要就是网关的竞争。

下一期,我和大家讲讲我对此的思考。

【Matter三部曲之三,Matter时代,网关的挑战和机会】。

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,更欢迎大家加我微信,谈谈你的观点,谢谢!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硬件产品经理对谈

原创文章,作者:贾明华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aihpm.com/?p=941

(1)
上一篇 2022年7月8日 下午7:47
下一篇 2022年11月1日 下午4:2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